標籤貼|標籤機|條碼貼|條碼機 - 專業標籤製造
    關於我們   產品介紹   標籤機介紹   條碼機介紹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上海資深旅游人:40年前的旅游是奢侈品,今天有些旅游產品便宜得讓...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92018"

40年前,旅游對絕大多數國人還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40年后,旅游已成為大眾消費的重要產品之一。上周,改革開放后上海第一批成立的“國字頭”旅行社之一的中國青年旅行社上海分社,也就是今天的上海青旅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步入不惑之年,成為旅游從奢侈品變身為平民消費品的直接見證者。從最開始的入境游火爆,到后來國內游和出境游漸興,再到如今自由行、定制游等個性化旅游方式層出不窮,以及伴隨而來的零負團費攬客怪象,從業30余年的上海青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迎風坦言:“現在有些旅游產品的價格,實在是叫人看不懂。”40年間,旅游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試圖作一些回顧。【為賺外匯大力發展入境游】上觀新聞:現在的旅游已經是很大眾化的消費品,40年前,旅游對于普通人還是挺奢侈的吧?周迎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剛剛改革開放,國家決定發展旅游業。那時候旅游企業的主要目標是什麼?賺外匯!當時國家的外匯儲備很少,所以要大力發展入境游,賺外國游客手里的美金,對國內游定的調子則是“適當發展”。要接待外國游客,需要有商業機構負責聯絡、接待和服務,于是,中國三家大型的“國字頭”旅游企業國旅、中旅、青旅應運而生。國旅偏重歐美游客的入境接待,中旅側重港澳臺地區華人華僑的接待,成立青旅則是為了承接當年一個5000人左右的日本青年交流項目,整個項目持續了一年時間,中國也同時派出了5000名中國青年赴日交流。這些做入境游的旅行社,和當時的五星級酒店一樣,都是高大上的涉外機構,對從業者的招聘門檻極高。當年進這些旅行社的,大多是復旦、同濟、上外這些學校的高材生,也有一批社會招聘的優秀外語人才加入其中。我當年就是走社會招聘渠道進的青旅,當年我的準考證號是107號,所以參加考試的至少有107個人。筆試過后,16人留下參加面試,面試后再刷掉一半,我有幸成為被留下來的8個人之一,成了一名日語導游,就這樣進入了旅游行業。上觀新聞:那時候的入境游價格應該比較高?外國游客來上海看些什麼、買些什麼?周迎風:在開始大力發展入境游之前,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間交流極少。因此對于當時絕大多數境外游客來說,中國是一個相當神秘的國家,很多人愿意實地來看一看。那時的入境游市場很健康,旅行社根據酒店、用車、吃飯等服務的實際費用,加上一筆綜合服務費報價,沒有用購物或自費項目補貼團費這樣的事情。一般北京上海走一圈下來,收費大約1000美元,當時美金對人民幣兌換券的匯率在4:1左右。外國游客來上海,走得最多的觀光點是外灘、南京路、豫園和玉佛寺,也坐浦江游覽船。至于購物,當時唯一一個可以接待外賓的商店,是今天的外灘半島酒店原址上的友誼商店。那時外國游客最喜歡買中國的工藝品,玉雕、地毯、景泰藍、雙面繡這些很受歡迎,蜂皇漿、大白兔奶糖、熊貓巧克力這些地方特色的食品,以及片仔癀、烏雞白鳳丸等中成藥,他們也會買了帶回去。當時中國的物價整體很便宜,一件非常漂亮的翡翠或玉雕工藝品,標價可能只有一萬多人民幣,部分境外游客一個月的工資就夠買下來了,所以他們非常喜歡翡翠、玉雕類的工藝品,買得多,中國的旅游行業也達到了賺外匯的目的。周迎風(左二)在沖繩和當地島民交流?受訪者供圖因為中國這個目的地本身的吸引力,加上物價便宜等因素,外國游客紛至沓來,國中青三家旅行社都應接不暇。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上海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給外國游客的印象非常深刻。同一個游客,1990年來過上海,三年之后再來,可能會大吃一驚:這里多了一座高架,那里又聳立起了一幢高樓,變化實在太快、太大了!上觀新聞:您提到當時對國內游是適度發展,那時候國人自己也出門旅游嗎?周迎風:當時我們旅行社也有國內游業務,但實際上很少涉及。當時整個旅行社好幾百人,基本上只有兩三個人在做這一塊的工作,國內游的市場也還遠遠沒有起來,這一塊的業務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出境游漸興,從高大上到平民化】上觀新聞:據我所知,您后來從入境游市場轉做出境游。中國公民的出境游大概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周迎風:大約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吧,一批從赴海外探親訪友開始踏出國門的人,成為改革開放后最早的一批出境游客。當時國人要出國探親,需要先拿到海外親友發來的邀請函,才能憑此申請辦理護照和目的地國家的簽證。而且當時受匯率影響,出國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一般都是有海外親友寄過外匯的人家才有財力走出去。當時普通人一個月工資可能也就30多元,國外親戚寄100美金回來,就相當于400多人民幣的“巨款”,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資收入了。90年代初期,中國出境游市場正式開放,先期開放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我們行業內簡稱為“三國兩地”。去“三國兩地”旅游不再需要很繁瑣的手續,有錢就能走出去看看。這時候大家對出境游的新鮮感非常強烈,要報名出境游甚至要到旅行社排隊、找人留位,畢竟當時去這些目的地的航線少,運力有限,資源整體比較緊張。上觀新聞:那時候的出境游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周迎風:我記得當時一條14天“三國兩地”游的收費在14800元左右。回想一下當時的物價水平,14800元在當時的購買力不會比現在的148000元低,可以說是“天價”了。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員工、手里有外匯的富有人群和改革開放后最先富起來的一批萬元戶,是當時出境游的主力軍。上觀新聞:出境游其實也是一個逐步開放的過程。周迎風:因為當時中國游客在部分國家和地區發生過滯留不歸的情況,一部分旅游目的地對開放中國公民出境游是持觀望態度的。90年代末,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目的地陸續對國人開放,老百姓口袋里的錢也多起來了。到了2000年初,上海這樣的城市,工薪階層3000元的月收入不算稀奇,開始有更多人嘗試出境游。發展到現在,中國游客在全世界的購買力都令人無法忽視,對中國公民開放旅游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140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這個階段出境游的主體是團隊旅游,其一是團隊游上旅行社可以提前對游客的簽證材料把關,相對減少游客滯留不歸的風險;另一方面,當時的互聯網資訊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老百姓對國外的了解也沒那么多,還比較依賴于旅行社這樣的專業機構的服務。上觀新聞:您怎么看待中國游客在全球買買買的現象?周迎風:算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日本游客在全世界也是到處買買買,在上海旅游的時候出手也闊綽,質地非常好的大件羊脂白玉,一名日本游客可以買好多件回去。后來隨著出去旅游的日本游客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他們在境外的消費漸漸趨于理性,當然也有經濟增長趨勢放緩的因素。現在日本的游客,早就不是當年買買買的形象了。中國的出境游真正大發展才十多年,還有很多人沒有踏出過國門,一部分游客在境外的非理性消費現象,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自由行增長,零負團費難看懂】上觀新聞:近幾年出境游的發展非常快,無論是人群還是出游的方式,變化都很大,現在有些年輕人不喜歡跟團游,旅行社怎么應對?周迎風:出境游人群確實一直在變。最早出游的人很多是年齡相對大一些、管理層的人,語言不通,必須跟團;后來一些語言基礎更好的教育界人士也走出國門旅游,自由行、半自助游慢慢興起,越來越多的目的地也對中國公民開放個人旅游簽證。從2005年左右開始自由行興起,比例也逐年增長,有些目的地上已經超過了團隊游人數。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分享過上海領區內赴日個人游和團隊游簽證發放的數字對比,2010年團隊游和個人游簽證發放數量比例是7:3,團隊占七成;到2013年,團隊游和個人游簽證各占一半;最近的一次,這個比例已經變成了3:7,個人游簽證占了大頭。雖然這只是個別目的地上出現的情況,但也反映出旅游趨勢和形態在不斷變化。現在的很多70后、80后、90后語言能力很強,訂房、訂機票可以在全球的網絡上預訂,對旅行社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另一方面,上海的出境游旅行社數量增長也很快,從2010年50家左右,到現在有500-600家左右同時在做。作為中介機構的旅行社,并不掌握航班、酒店等核心資源,價格競爭于是成為“殺手锏”,也就催生出包括零負團費在內的種種行業亂象。旅游產品的形態很特殊,游客先看到的是一個行程單,類似于“產品說明書”,但這個說明書也是不精確的,“豪華酒店”、“優秀導游”這樣的描述很多,但具體的定義是什麼?很難界定。有些游客看了行程單期望很高,實際體驗有落差,滿意度就低。另外,旅游的過程中還可以二次、三次消費,也就給添加購物和自費項目補貼團費提供了空間,很多人奔著便宜的價格而去,對零負團費形成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青旅不愿意去參與惡性的價格競爭,我們覺得應該回歸主業,努力服務好上海900多萬團員青年,更多地轉向青少年教育、培訓、公益夏令營等。另外,文旅生活、景點門票等于文化產業結合的領域,也在做一些探索。另外,我們推高端定制也不打價格戰,我們把機票、酒店、用車、就餐等成本全部列出來,在明碼標價的成本基礎上加收8%左右的服務費,游客需要可以24小時全程跟蹤、服務到位,我們賺服務費。這一塊定制業務做好,其實會有很多回頭客,今年他花2萬元跟你走了日本,明年的俄羅斯、美國游他可能還來找你。對這些游客來說,好的服務是有價值的。上觀新聞:零負團費之所以長期存在,其實也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人群存在。而且,一般人真的很難去比較兩個不同價格的旅游產品,究竟有多少區別。周迎風:這里面道道非常多。一般的游客只知道購物店,行程里列出來的看得出。但是行業內還有一種叫“劃店”,什麼意思?這種大購物店就設在團隊游客吃飯餐廳的樓下,其實餐廳和購物店是一家人家開的。旅游團過去吃飯,必須要穿過購物店,導游再把吃飯的時間留得長一點。吃完飯還有時間,游客總要逛逛吧?就帶動了樓下購物店的購物。這種“劃店”并不會列進行程里,游客是看不出端倪的。還有一些非旅游機構,也打著旅游的招牌攬客。那個價格,我這樣做了三十年旅游的人都看不懂。有些機構找到廣場舞阿姨的隊伍,讓其中領頭的人幫忙攬客,去長三角一晚兩天的旅游報價58元,還給參團的人每人送5只大閘蟹、10只雞蛋,再加一盒水果,送的東西價值就超過58元了。但對這些機構來說,旅游只是招攬游客的工具,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給參團的老年人賣保健品、保健枕頭、保健床等等,這些東西一件就是幾百上千,乃至上萬元。但有一點,他們的“服務”是真到位,據說他們有專人給老人回訪、上門服務,有的每天陪老人聊天、去醫院、甚至洗澡,這種情感牌打得老人心甘情愿買單,而很多忙于工作的老人子女都未必做得到這些。正規的旅游行業不應參與零負團費的惡性競爭,但貼合客戶需求的服務意識值得學習。未來的旅游,會進一步從觀光轉向各種休閑度假、主題旅游、定制旅游,品牌旅行社還是有服務優勢,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程度和服務附加值來贏得市場。當然,我們也希望監管部門能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不規范現象加大打擊力度,讓品牌旅行社在公平競爭的平臺上顯示出優質服務的優勢。對于整個旅游行業來說,為優質服務買單,也應該成為一個市場健康發展的方向。

關鍵字標籤:2022親子旅遊旅行社推薦